尋窟問道 尋訪道教石窟(上)
佛教在公曆紀元年前後傳入中國,開窟造像的風氣亦隨之而來。起初,道教恪守「無形」的教義,
但看着佛教的石窟寺開鑿遍地開花,清靜無為的道士們也開始創造神像,並把道教諸神鵰刻到山崖
上,道教便也有了石窟寺造像。大家對敦煌、雲岡、龍門、大足石刻等佛教石窟寺和摩崖造像早已
耳熟能詳,但是道教石窟和摩崖造像卻鮮為人知。本文作者雷玉華教授與攝影師袁蓉蓀,在道教的
發源地──巴蜀進行多年探訪,逐一顯露出元始天尊、太上老君、玉皇大帝這些道教神祇的真容。
絲路賞秋
絲綢之路不僅貫穿東西、見證文明交匯,更有無數令人驚嘆的自然與人文景觀:早秋時節,氣候溫暖的關中平原率先迎來收穫季,豐收景色宛如重彩油畫;乾燥秋風吹入草原大漠,將阿爾泰山的牛羊轉入秋冬牧場,將塔克拉瑪乾的胡楊染成金色;深秋來臨,初雪籠罩敦煌莫高窟,千年佛窟在一片潔白中遺世獨立。不僅如此,這條路上還有驚艷奇絕的雅丹地貌、迷霧重重的樓蘭故城……疫情期間無法出門,讓我們坐賞絲路美景,望秋止渴。
西藏境內的川藏中線,起於昌都邦達機場附近的索拉村,止於那曲地區比如縣夏曲鎮,銜接國道
G109(青藏公路),穿越藏北羌塘大草原到達聖城拉薩。這是一條集歷史人文和異域風情的進藏
路線,崇山峻嶺之間除了絕色風光,還有數不盡的悲歡離合傳奇故事。這條路上有當年駐藏大臣趙
爾豐「改土歸流」留下的漢藏通婚的村莊、面朝東的漢人墓群、抵禦波密王的碩督長城、西藏唯一
的比如骷髏牆、洛隆揹水仙女山、神奇的普玉三色湖、網紅熱點薩普神山和西藏四大神山之一的念
青唐古拉山⋯⋯都是這條古老進藏路線的精華。
道教石窟開鑿經歷唐朝的高峰之後,遍地開花的盛況終不復存在,唯有重慶大足一息尚存: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上的寶頂山、南山、石篆山、石門山都有道教石刻。南宋末年,巴蜀成為宋朝與蒙古鏖戰的主要戰場,道教石窟開鑿最終走向衰落。元代,中國的道教石窟造像也寥若晨星。中國其他地方尚有零星道教石窟遺存:如山西太原龍山全真教石窟、洛陽龍門石窟中的3龕唐代天尊、真人造像;北京延慶燒窰峪山崖上3龕明代天地水三官、真武大帝、送子娘娘等造像;延安子長縣鐘山石窟中,明代雕刻的老子像及清代的關帝造像;張家界玉皇洞清代道教石窟群等。
《中國旅遊》與你同行40年
40年前,「改革開放」的春風吹拂中國大地,曾經掩蔽的國門徐徐拉開,迎接了湧入中國大陸的旅遊潮流。當時,境外旅行者對中國感到新奇、神秘而又陌生,卻缺乏專門的旅遊刊物指點迷津。香港中國旅遊出版社應運誕生,早着先機地創辦了全球第一本行銷世界的《中國旅遊》月刊。40年來,《中國旅遊》見證了中國的旅遊事業的進步、興旺、輝煌和持續發展,也見證了廣大旅人絡繹於途的樂趣和風雨同行的心。
眾多進藏路線中,川藏線以多變地貌和豐富人文風情,折服無數旅遊發燒友。這一趟為大家介紹的
這條進藏天路,既不是風光無限的川藏南線G318國道,也不是風情萬種的川藏北線G317國道;而
是一條曾經輝煌,如今卻沒落甚至已消失的國道──川藏中線。
這是一條兼具川藏南北線特色的中國景觀大道,由四川成都出發,途經丹巴、新龍、白玉,進入
西藏貢覺、邊壩、比如等縣,最後到達拉薩。這條進藏路線,濃縮了川藏線所有的景觀特色:無論
是磅礴的雪山、壯觀的冰川、險峻的峽谷,甚至是高原上獨有的湖泊、瀑布、草原、寺廟等,一應
俱全。
人們說起烏蒙總是離不開磅礡、雄渾、蒼莽、壯奇等形容詞。其實在廣博的烏蒙山系中有不少柔美嫵媚的美景,特別是位於烏蒙山核心區域的貴州省畢節市,除了「高原明珠」威寧草海外,各種花海從春到秋次第開放。
從開春2月的櫻桃花、陽春3月的牛欄江大峽谷梨花、4月黔西百里杜鵑花海,到5月開始的威寧草海邊洋芋花、6月蘿蔔花、7月威寧闆底鄉蕎麥花、8月草海邊萬壽菊、甚至到百花荼蘼時的9月秋季,烏蒙山系貴州最高峰的赫章韭菜坪,仍然盛開着全球獨一無二的韭菜花海。
不經不覺,香港首條長途遠足徑——麥理浩徑陪伴我們超過40年。這條以香港前總督麥理浩命名的遠足徑於1979年10月26日啟用,貫通由西貢到屯門共100公里的土地,囊括萬宜水庫、馬鞍山、獅子山、大帽山、大欖涌水塘等本地絕色,無怪獲世界知名旅遊雜誌評選為「全球20大夢想行山徑」之一。
到底這條「夢想之路」是怎樣來的?
從攝影、歷史、保育等不同角度又如何認識麥徑呢?跟我們一起走吧!
舟山尋島 一島一世界
浙江蜿蜒的海岸線對出,散落着星羅棋佈的舟山群島。作為中國第一大群島,相當於國內海島總數量的20%。多達千個小島中,有看到中國第一縷曙光的東福山島;唐代鑒真和尚東渡日本前曾作停留的泗礁島;被喻為「東方聖托里尼」的花鳥島;中國佛教四大名山普陀山;還有位處舟山本島的世界級漁港沈家門……
舟山,一島就是一世界。
徽商傳奇
古語雲:「無徽不成鎮」,此處的徽,指的正是中國「三大商幫」中的徽商。這群徽州商人出自「其地險狹而不夷,其土驛剛而不化」的皖南山區,卻成為富比王侯的商人,連乾隆也慨嘆:「富哉商乎!朕不及也。」今趟我們跟隨徽商的步伐,重走他們的商路,拜訪漁梁、深渡、杭州、揚州等重要碼頭與城市;再深入徽村,看徽商怎樣以財富建設家鄉,促成中華三大地域文化中的徽州文化,譜寫徽商傳奇!
對遊客來說五台山是世界自然與文化雙遺產、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地質公園,乃一生之中必去景點之一。對佛教徒來說五台山是文殊菩薩應化道場,同時也是世界五大佛教聖地之一,與尼泊爾藍毗尼(佛祖出生地)、印度菩提迦耶(佛祖悟道成佛處)、鹿野苑(佛祖初轉法輪處)、拘屍那迦(佛祖涅槃處)齊名。對古建築迷來說,五台山擁有中國最古老的木構建築——佛光寺和南禪寺,還有眾多的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這趟我們就拿着當年引領梁思成和林徽因先生尋找到中國最早木構建築物佛光寺的敦煌61窟古壁畫《五台山圖》,按圖索驥重走兩位大師當年尋訪古建之路。看看能不能找到壁畫上那些千年古寺、聽聽壁畫上眾多佛教傳奇故事,來一趟穿越時空的朝聖五台山之旅。
澳門,一個香港人最熟悉不過的城市。這片面積只有約30多平方公里的蕞爾之地,有聞名世界的地標大三巴,滿載人情味的傳統老手信,更曾是個讓人醉生夢死的不夜賭城。然而隨着賭權的開放及澳門歷史城區躋身世界遺產之列,你口中曾念念不忘的「東方拉斯維加斯」早已亮麗轉身,朝着「世界級」旅遊休閒城市進發。幾天的濠江之旅,你大可享受意大利威尼斯貢多拉之旅,登上二分一比例的巴黎鐵塔,入住由札哈‧哈迪德設計的超魔幻酒店摩珀斯,就連倫敦大笨鐘也即將在金光大道登場。餓了有多家米芝蓮星級餐廳任你選擇;夜遊還有世界遺產城區新玩法⋯⋯小澳門,大世界,去澳門誓要玩盡全世界!
行樂長安 嬉遊千年古都
人們對盛唐的嚮往,大多源自紛華靡麗的長安,其時商業繁榮,笙歌喧囂,詩文怒放,遊者樂然其中。千年之後,長安變成了西安,繽紛依舊,令人目不暇給:秦腔一吼,飛越千年,激起了搖滾的時代;相聲評書由茶館街頭搬進劇場,樂得男女老少爆笑連連;壁畫裡的漢唐美人,飄然一躍,在大街小巷快意踱步;夜幕降臨,射燈交織天際,樂聲奏起,喧囂歌舞通宵達旦。莫沉溺往日的榮光,念念不忘秦漢唐,絕倫的華彩就在當下。定要鮮衣怒馬,盡情行樂,方不辜負這大好時光。
見證大清興衰
承德南拱京師,北控漠北。其古稱為熱河,因坐擁熱河泉而得名。冬季時,附近一帶的河流因嚴寒結冰,只有流經熱河這段,因泉水庇佑而沒有冰封,承德亦因而成為天然的航運管理處,掌控草原通往大海的水路。清帝相中承德的戰略價值,在此興築避暑山莊,最初只是作為北巡狩獵時的行宮,後逐漸發展成為清政府的第二政治中心,康熙及乾隆還在避暑山莊周圍建立了外八廟,籠絡周邊少數民族。在承德,中英首次正式通使、咸豐確認了《北京條約》、慈禧策劃了辛酉政變……所謂「一座山莊,半部清史」,今期與你一起翻閱此部史書,見證大清的興盛哀衰。
情迷老火車
穿越時空的鐵道記憶
當現代的高鐵幾乎成了火車的代名詞時,冒着長長白煙的蒸汽火車彷彿只活在老一輩的情懷中,新疆哈密三道嶺的煤礦火車也只能帶着最後的輝煌留在攝影師的鏡頭下。記憶中的線路依然緩慢行駛着,東北小興安嶺鐵路沿線秋色醉人,歲月似是對老火車特別眷顧。隨着旅遊業興起,人們愛懷舊之情拯救了頻危或已消逝的鐵路,四川嘉陽小火車、雲南建水小火車這兩處印滿歷史軌跡的路線,至今仍待在城市深處,張開懷抱迎接旅人的到訪。坐上火車,從一個站到另一個站,宛如一場穿越時空之旅。
重走玄奘之路
從長安到天竺(中)
公元627年,玄奘法師離開長安,從玉門關偷渡出唐境。他在高昌國(今新疆吐魯番)與國王結拜後,領着一行人翻越天山,抵達了今日中亞的吉爾吉斯斯坦國境。深入絲路,西域領袖西突厥可汗、往來不絕的粟特人及拜火教信徒會帶給他甚麼衝擊?千多年後,沿着玄奘之路穿梭吉爾吉斯斯坦、哈薩克斯坦及烏茲別克斯坦三國,絲路民族的信仰是否依然?讓我們跟着玄奘,探尋中亞歷史名城的興衰。
重走玄奘之路
從長安到天竺(上)
唐貞觀年間,一名年輕僧人私自出關,跋涉西域。他曾孤身穿越八百里沙海,發下「不至西天,
終不東歸」的大願,誓要抵達佛陀的故地——天竺,求取佛經。千多年後,古絲路已湮沒於歷
史,玄奘取經,也化作了西遊神話。那遙遠的僧人,當年為甚麼要排除萬難,毅然西行?1,400
年後,我將帶着他的故事,從長安到天竺,尋找答案。
越國古都 ——新紹興
昔大越建城,范蠡堪輿,越國都城於此。2,500年來斗轉星移,多少文人騷客,筆下華章,風流盡在越中。文學對紹興來說,是映透到骨子中的風雅和傳承。遊走在這片土地,步步踏翠典故,處處縈流文化。歷史的層疊和遺存,讓這座越國古都,俯首遍地皆是珠璣。只需追隨紹興的文脈,便可一探這座浙東文化名城。
晉北軍堡 ——被遺忘的長城
在明朝著名的「九邊」軍鎮防禦系統中,晉北軍堡群是真正的中流砥柱,堪稱中國最沉重的古代軍堡建築群,曾見證了中原王朝與北方遊牧民族最為激烈的戰爭往事。如今,這些堪稱世界級的軍事遺址景觀群,默默矗立在山西北部的蒼茫大地上,等待人們重拾它們往日的崢嶸歲月 ……
河西長城沒有京畿長城宏偉大氣,亦沒有山西古堡密集蒼涼,但它保留了長城最原始的風貌。雖然經歷了千百年的風雨侵蝕,至今仍然挺立在西北戈壁之上,壯麗巍峨猶如臥在河西邊塞外的一條巨龍。
看長城,就要看河西長城!這一趟我們就從河西茫茫戈壁灘烽燧開始,去尋覓「秦時明月漢時關」的漢長城玉門關、陽關舊跡以及觀瞻「天下第一雄關」——明長城嘉峪關。
每座城市都有她的特質,像是閒適的成都、精緻的蘇州、古樸的西安、博大的上海……然而重慶卻一言難盡。她是入蜀門戶,坐擁江流必經之道,形成了龍蛇混雜的碼頭文化;她因地制宜,依山而建,鑄就了縱橫交錯的山城面貌;大山大水又養育了彪悍耿直的民風,使這兒的袍哥文化、大嗓門和火辣美女皆舉世聞名……只要來到這裡,你必會受到奇妙的江湖氣息所感染,在防空洞吃火鍋,到江邊泡腳打麻將,在茶館聽老闆擺龍門陣……站在朝天門廣場,俯瞰滔滔而逝的江水,意氣風發地喊道:「嘞是重慶,嘞是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