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環攝影展】法藉攝影師「重寫」中文招牌 專屬香港的時間詩歌
2019-06-03
「城市詩意」攝影展作品。Cerdit: City Poetry - Romain Jacquet-Lagrèze|心心(Emotion Shift)|Hong Kong 2018, courtesy of Blue Lotus Gallery
▌中文字,抬頭才看得見的這些中文字,有石刻、霓虹燈管、紙皮石、手繪,有些磨損得厲害,有些已經不見了,剩下深深印痕。而這些字,一看就知道,是香港的中文字。
法藉攝影師Romain Jacquet-Lagrèze在上環的最新個人攝影展「City Poetry 城市詩意」,以玩味手法「重現」香港的中文字,送給香港人一首時間詩歌。
從Romain的作品中,我們重新看見這些隱沒於香港鬧市的中文字,它們的細節、質感,斑駁、老化、侵蝕嚴重的痕跡,都讓人看得新奇。這才發現,外表病懨懨的這些招牌字,近看起來也蠻奇特的啊!Romain稱它們為「牆上的名字」。我們都習慣了更華麗、更時尚的摩登廣告和招牌,應該說,我們愈來愈看不上那些滴著骯髒冷氣機水、颱風時還深恐它會掉下來的老舊招牌。
奇特,是因為它們既有深深的歲月痕跡,透過鏡頭湊近細看卻又感覺陌生。
當天旅館的門牌:似曾相識的斑駁細節
Romain解釋作品中刻意隱去環境信息的做法:「侵蝕和老化使這些招牌和牆上的中文字產生變化,它們不再好看、顯眼;相反,剝落的油漆、生鏽的金屬,失落的瓷磚或破碎的霓虹燈,都是時間流逝的見證。透過鏡頭,我隔離每一個字的背景和它原本的屬性,它們就能被解讀出不同的意思,或者是重新拼湊出另一種想像。」你不知道作品中的文字來自一家舞廳、茶樓、學校,還是一間旅館的門牌,於是它們產生無限可能。
「城市詩意」攝影展作品。Cerdit:City Poetry - Romain Jacquet-Lagrèze |園(Forgotten Garden)|Hong Kong 2019, courtesy of Blue Lotus Gallery
大時代中的小眾香港 當「生招牌」泛起鐵鏽
英文招牌也可以達到以上效果嗎?應該也可以吧。……可是,Romain獨獨看見了它們的詩意,他也稱這些老舊的中文字為「時間的詩歌」。
以往我們說「生招牌」,指一個最能活生生展現產品優勢的代表,往往是明豔照人的模特兒或名人,或是最觸目的人氣產品,令人印象深刻。而這種帶點喧鬧、惹人注意的特質,代表繁華、新鮮;然而,招牌現在老了,雨水流過會滴出鐵鏽和灰塵,這種誘惑人的張力,在Romain的作品中聚焦起來。
他說:「City Poetry關於一個小城市,作品拍攝於香港舊區,紀錄的是較矮、規模小的建築,對比以往的作品企劃如The Blue Moment、Concrete Stories,這次就像是過去作品的前奏。」就好像劇情高潮期間,突如其來上映一齣番外篇,訴說著那些年的故事,交代了藍調都市這種現代感性的一段前因。有別於Romain以往香港主題的作品系列,這次香港沒有夢幻的藍調、沒有大時代的繁盛,而變成了是一個老去、小眾的香港。
Romain作品,拍攝夢幻藍調下的香港感性。Cerdit:Romain Jacquet-Lagrèze|The Blue Moment #27|Hong Kong 2015, courtesy of Blue Lotus Gallery
從規範和諧的法國巴黎 看風格自成的香港
「生招牌」的吸引力,會隨著品牌沒落而被遺忘,類似的悄然流逝被動卻又自然,對於節奏急速的香港人而言,再熟悉不過。因此,香港人會漸漸麻痺在一波接一波的潮流當中,新鮮光景來了又去,新舊交替毫無預兆、從不間斷地發生,但這一切對於來自法國巴黎的攝影師而言,都出奇地具有新鮮感。
他說:「我來自巴黎,是一座老城,然而卻與香港完全不同。不停發展的數百年間,巴黎也很著重保育和嚴格規管新建築物,造就出漂亮而和諧的城市。但我認為城市缺少了一種風格自成、自由發揮的建築,有些巴黎人還會戲稱這是『博物館城市the museum city』(la ville-musée)。」
自然發酵、無拘無束的新建築,形成風格跳脫的都市風景,就是深深吸引Romain的特質。香港的發展和變化,的而且確,不存在默契或常規,更替就好像換新衣一樣簡單。看似自由、特立獨行,而這一切都只是因為太快了,香港人無暇悼念各式各樣的消逝,或凝視馬上就要老去的「新」。
霓虹燈或紙皮石 讓你知道「身在香港」
「走在香港街頭,你時常看見60年代的舊建築就在一棟摩天大樓旁邊。這種視覺上的反差,為香港增添一種獨特的氣氛,或者說是一種張力強大的氣息。隨便在一條街道上走100米,最新建成的、老舊的、高聳的、矮小的各種建築,毫無預兆地排列在一起。這樣的香港,最令我著迷。」
City Poetry當中眾多招牌中文字的設計,Romain喜愛每一種與別不同的質感,有選的話,他最鍾情於霓虹燈管和拼紙皮石這兩款,它們活潑、色彩鮮豔,很有香港特色。「就是這種微細的視覺元素,令你知道自己身處香港,而不是其他地方。」
「城市詩意」攝影展作品。Cerdit: City Poetry - Romain Jacquet-Lagrèze|精品(Objets d_Art)、愛家(Love Home)、勵行(Inspirational Urge)| Hong Kong 2019, courtesy of Blue Lotus Gallery
初到香港,Romain訝異於香港令人驚豔的都市化和無止境的垂直建築。後來,他開始學習中文,在這個世界上獨有的指示會意文字體系中浸淫探索,著迷於每一個拆解密碼的過程。
文明,是指文字嗎?或者,一定包括文字吧!如果文明能壓碎,「香港中文字」中寄存的情懷可以寄放在每一撇一捺裡面嗎?
Romain拍攝香港舊區的日常。Cerdit:Romain Jacquet-Lagrèze《Concrete Stories》|Collecting Orange Peels|Hong Kong 2018, courtesy of Blue Lotus Gallery
學習粵語的法藉攝影師:希望大家看見繁體字的美
「有人告訴我,我應該學習普通話而不是粵語,我回答他:我身處的香港就是一個以粵語為母語的城市。」
近十年有關粵普、繁簡中文字的爭論也令Romain關注,「作為視覺藝術家,繁體字有其豐富的特質與美感,是簡化後失去的。City Poetry其實也是回應這些爭論的一種方式,我拍攝老舊、蹆色的繁體字,希望大家看見它們的美,讓人想到它們的脆弱,甚至會有一天消逝。」他希望粵語和繁體字能夠一直維持現狀,不會消失於時代洪流。原來,不是有了感情,才會一生一世的;而是因為預備好一生一世,才發展出難以磨滅的感情。
「城市詩意」攝影展作品。Cerdit: City Poetry - Romain Jacquet-Lagrèze|九龍(The Nine Dragons)|Hong Kong 2019, courtesy of Blue Lotus Gallery
「城市詩意」攝影展作品。Cerdit:City Poetry - Romain Jacquet-Lagrèze|新興文化(Emerging Culture)、有新意(Be Original)、香港文化(Hong Kong Culture)|Hong Kong 2018, courtesy of Blue Lotus Gallery
「城市詩意」攝影展作品。Cerdit:City Poetry - Romain Jacquet-Lagrèze|點石成金(Turning Stone Into Gold)、 百苦成材(A Hundred Pains Forge Talent)、福和東海(Boundless Happiness)|Hong Kong 2018, courtesy of Blue Lotus Gallery
Romain作品,拍攝香港舊區的日常。Cerdit:Romain Jacquet-Lagrèze《Concrete Stories]》|In Grandma's Arms|Hong Kong 2018, courtesy of Blue Lotus Gallery
Romain作品,拍攝香港舊區的日常。Cerdit:Romain Jacquet-Lagrèze《Concrete Stories》|Collecting Orange Peels|Hong Kong 2018, courtesy of Blue Lotus Gallery
Romain作品,拍攝夢幻藍調下的香港感性。Credit:Romain Jacquet-Lagrèze|The Blue Moment #26| Hong Kong 2015, courtesy of Blue Lotus Gallery
Romain作品,拍攝夢幻藍調下的香港感性。Cerdit:Romain Jacquet-Lagrèze|The Blue Moment #28|Hong Kong 2017, courtesy of Blue Lotus Gallery
「 City Poetry城市詩意」攝影展
Romain Jacquet-Lagrèze
日期:6月6日至7月7日 逢星期三至星期日
時間:11:00~18:00
地點: Blue Lotus Gallery,香港上環太平山磅巷28號
進入瀏覽:Romain Jacquet-Lagrèze攝影集追蹤攝影師:個人網站
聲明: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0/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