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節氣 | 立春: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
2023-02-04
每期節氣的開篇,都想用那熟悉的四個字——不知不覺。事實也確實如此,一不小心過年了,一不小心年過完了,在節氣的專題中,熬過了小編最怕的夏天,最愛的冬天也沒多停留幾天,一晃眼,立春踏着歡快的腳步趕來了。
作為二十四節氣之首,立春昭示着春天正式開始。當太陽到達黃經315°時為立春,於每年公曆2月3-5日交節。立,是“開始”之意;春,代表着溫暖、生長。意味着新的一個輪迴已開啟。在傳統觀念中,立春有吉祥的涵義。
春 竹 - 吉久力
立春最顯著的特點就是萬物開始復蘇,北回歸線及其以南的中國大地,可明顯感覺到早春的氣息。由於中國幅員遼闊,對於很多地區來講,立春還只是一個節氣的名字,還處於萬物閉藏的冬天。
元代文人吳澄在著作《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講,立春分為三候:一候東風解凍,二候蜇蟲始振,三候魚陟負冰。意思說的是立春開始東風送暖,大地開始解凍。立春五日後,蜇居的蟲類慢慢在洞中蘇醒,再過五日,河裡的冰開始溶化,魚開始到水面上遊動,此時水面上還有沒完全融化的碎冰片,如同被魚負着一般浮在水面。
紅燈高掛賀新春 - 肖志剛
中國北方地區立春時日夜溫差依然較大,冷空氣活動頻繁。在農業生產上,要加強春季作物管理,做好倒春寒防範工作。畜禽養殖方面,要繼續做好防凍保暖工作,加強飼養管理和疫病防控工作。
立春的眾多習俗都有着勸農春耕的寓意,寄託着人們對五穀豐登的嚮往。在重慶南川,梅花園各種梅花盛開,立春遊園活動吸引不少市民觀梅賞春;在江蘇張家港,大夥將春天應季蔬菜包到春卷里,通過“咬春”來防病迎春;在湖南安化,“換罈子水”是當地立春獨特民俗,人們在歌唱春天的山歌中舉行儀式,祈禱產業興旺。
開往春天的列車 - 曾虹
除此之外,各地還有各種諸如迎春、打春牛、糊春牛、踏春、立春祭等活動,有些少數民族更是以立春作為新一年開始的標誌。
關於立春的詩句就太多了,唐代大詩人賀知章、王之渙,宰相張九齡等都寫過,今天我們就以最熟知的賀知章作的《詠柳》結束今天的文章。
玉蘭報春之二 - 程國棟
希望大家在新的一年工作順利、身體健康。
《詠柳》 [唐] 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文:那個老撕機
圖源:Uni旅圖社群
編輯 | 弓羽臣
聲明:本文圖片著作權歸攝影師所有,本平台為信息網絡傳播展示平台。如有異議,請附證據材料聯繫我們,以便及時依法處理。
掃碼投稿
投稿流程:關注公眾號-服務-社群投稿-發布作品
入群、諮詢請掃碼添加小秘書
歡迎加入社群,分享您的精彩作品
0評論

0/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