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走徽派老宅,感受古色古香的風韻
2023-05-17
建築是凝固的藝術,建築也是文化、文明、文脈的承載,這一點,江南古徽州一帶的古村落、老民居體現得最為顯著。
古徽州祠堂
古徽州崇儒尚文的風氣盛行,所以古徽州地區遍布典型的建築——祠堂。在徽州的各個村落之中,聳然高出民居的、雄偉宏麗的建築,便是祠堂。
祠堂被稱為“徽州三絕(民居、祠堂、牌坊)”之一。分佈在徽州境內大大小小、風格各異的上百座古祠堂,是獨特的徽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尊祖敬宗,崇尚孝道是徽州人的重要理念,在宗族下的祠堂則是村落的核心,居首要地位。
作為一個家族的象徵,祠堂的修建可謂是處處留心。祠堂建築的選址、朝向、形式、布局必須考慮家族興旺與發達的直接元素和表現“天人合一”的理念、即選擇風水寶地。一般都是背山面水,明堂寬大、方正,水口關欄,左右互襯,四勢勻和。格局主次有分,講究正偏、內外的空間層次,體現了倫理道德的“尊卑位序”原則。
祠堂的雕刻更是富麗堂皇,一般梁面、梁托上雕刻各種精美圖案,而且門窗、闆壁幾乎都飾有鏤空花雕或平闆花雕。雕刻設計巧奪天工,刀工細緻靈巧。
徽州老宅中堂
徽派老宅的中堂一般都比較開闊,它是一大家族的門面。
中堂字畫作為懸挂於廳堂正中的巨幅立軸字畫,是徽派婺源民居中一道標誌性的風景。
在徽州,不論是官宦人家,還是尋常百姓,中堂字畫都是必不可少的大廳裝飾品——在廳堂正中軸線上恭敬地布局,面向天井,成為整個廳堂的視覺中心,畫軸之下便是條案,條案之上,“終生平靜”,一應俱全。
高牆小窗、四隅封閉的徽州古民居一方面是生存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徽州人追求儒雅生活的寫照。因為向上要空間的樓居生活方式,使得徽州古民居廳堂形制增高,既滿足了巨幅立軸字畫的展示要求,也令“中堂”的裝飾文化日益興盛。
圖文:張曉林(啦啦啦)
圖源:Uni旅途社群
編輯 | Amy
聲明:本文圖片/視頻著作權歸攝影師所有,本平台為有權信息網絡傳播展示平台,未經許可請勿擅用或轉載。如有異議,請附證據材料聯繫我們,以便及時依法處理。
「光影建築」主題有償徵稿!
邀你分享
▼
入群投稿
掃碼投稿
關注-服務-社群投稿-上傳作品時圈子選擇(#光影建築/有償)-提交作品
0/240